更多>>通知公告
专题专栏
省自然资源厅建立重大项目用地服务专班和驻京用地报件补正专班,为重大项目用地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报部审批问题快速反应,及时解决。15天、10天、5天、2天,我省项目用地审批用时最快纪录屡被刷新。
“我们自然资源部门是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既要批地也要节约用地。”省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人说,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摊大饼”外延式发展难以为继,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要求,学会精打细算。
“枝江产业园将单层厂房改成多层,275亩产业园容纳企业上百家,实现利税8亿元。”
“黄冈市坚持‘一地一策’,激活大量闲置土地。”
创新机制,省自然资源厅与省国资委合作,出台盘活国企存量土地“黄金8条”,为省属国有企业平台增加净资产580亿元。
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省共计入市71宗、541.17亩,交易金额8727.83万元,农民集体实现收益4812.56万元,累计带动产业投资15.2亿元。
稳“耕”基护生态,都是为了守住底线
仙桃市三伏潭镇李台村,“增加一分地,留与子孙耕”的标语特别醒目。
“既要找回耕地,又不让农民利益受损。”三伏潭镇党委书记徐霄说。镇委镇政府一班人紧急行动起来,到景点、工地、市场推销苗木,很快就销售一空。
“2023年通过整地、换地、造地,多措并举找回流失耕地100多万亩,扭转了2019年以来耕地持续流失的态势。”省自然资源厅耕保处负责人透露。
保护耕地的同时也要守住生态底线,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是山水工程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2023年10月19日,总投资102亿元的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了省级专家验收。
矿山保护和开发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期,面对1961年以来最强寒潮天气,省自然资源厅及时启动全省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出动2批次共15个专家工作组深入一线,全省系统3.3万余名网格员、群测群防员和300余名专家技术人员驻守一线,对1.6万余处已知地灾隐患点和重要风险区开展多轮次巡查监测,确保地质灾害形势总体平稳,无重大地质灾害险情,无人员伤亡,无重大财产损失。
据悉,“带押过户”实施前,企业间买卖已抵押的存量不动产时,需要先筹集资金来偿还贷款,办理不动产抵押注销登记和转移登记,申请到新贷款后还要再办理抵押权登记,存在环节多、周期长、风险高、负担重等问题。“以前一个月都未必办得好。”
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全省化解历史遗留不动产“登记难”问题1720个,涉及房屋60.63万套。
全省系统用地报件省级平均审查时间缩短为3天,一次性审查通过率从10%提高至85%。大力开展社会投资类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健全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五证”同发并联审批、容缺办理机制,推行区域性统一评价等措施,平均节省企业时间成本90天、降低经济成本每亩8000元—1万元。
加强与省发改委等部门工作对接,成立用地报批联席会议机制和议事协调机构,为全省重大项目提供“全链条跟进、全流程提速”用地保障服务。
来源:湖北日报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font-family: system-ui, -apple-system, " system-ui",=""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